前言

前段时间,我发布的几篇和动漫相关的公众号文章《鸟山明和他的龙珠》、《圣斗士星矢的前世今生,车田正美的坚持,城户光政的阴谋》得到很多阅读和关注。有些人感叹我涉猎广,其实是我平日爱收集各种奇奇怪怪的文章和资料。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我知识管理的心路历程。

本文会从我所遇到知识管理的困境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流程说起,然后详细聊些知识管理各流程中的笔记工具和一些笔记记录的方法理论,比如卡片盒笔记法、P.A.R.A.、费曼学习法和 CODE 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挑战。为了高效收集、整理、消化海量信息,也出现了很多工具。从史前的系统自带备忘录、Sublime、Word、Vim,Emacs orgmode,到 Evernote、Bear、Devonthink、Drafts、Ulysses,还有很多线上笔记管理平台比如语雀、飞书,最后时依赖各种高效笔记记录方法的 APP,Roam Research、Obsidian、Flomo、Craft。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工具提供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理念。

我最开始使用知识管理是 Evernote,开始尝试使用数字化工具来管理日常信息和笔记。然而,这并不是一次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随着信息量的增长,Evernote 和 OneNote 等传统笔记工具逐渐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我开始探索更多的工具,从 Bear、Noted,再到 Notion、Roam Research、Obsidian 等更具结构化思维和知识管理理念的工具,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此同时,我也引入了 NetNewsWire、Reeder、Readwise、Pocket、Hypothesis 等工具,将外部资料(如书籍标注、文章收藏)引入我的信息生态系统中。期间,我一度搭建了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囊括了项目管理、信息整理、笔记复盘、阅读记录等各个方面。然而,尽管工具愈发复杂和多样,我逐渐意识到,工具本身并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如何高效消化这些海量信息并真正转化为可以使用的知识。

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渐渐陷入了“信息囤积”的陷阱。无论是微信公众号文章、头条文章,还是深思好文,我收藏了大量内容,却很少有时间真正阅读和消化。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视频资源的消化上。不断下载、收藏,而这些内容大多只是躺在硬盘里。从教程、电子书到 PDF 文档,堆积的资料让我感到压力倍增,却又无法轻松地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来打开它们。

更糟糕的是,我在各种平台上收藏的笔记,如小红书、B站、RSS中的上千条收藏内容,已然变得难以追溯。每当需要查找某些信息时,我常常陷入找不到、看不见、用不上的窘境。尽管心知这些信息很可能再也不会有用,我依然继续收藏,仿佛只要“拥有”它们,就能够缓解对信息错失的焦虑。

在面对大量囤积的信息时,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收集,而在于消化。收集信息的过程可能只需要短短几秒,但要真正理解并内化这些信息,则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这种“藏品如山积,消化路漫漫”的现象说明了信息处理的关键并不在于收集多少,而在于如何高效地使用这些信息。

最早的时候,我的资料整理方式相对简单,按项目划分文件夹,将所有相关资料、需求和产出放在一个地方。当我遇到类似的项目时,会从旧的文件夹中查找资料。然而,随着项目增多,文件夹中的资料也越来越多,查找变得愈加困难。后来,我开始使用系统自带的备忘录,将日常遇到的可能有用的信息随手记录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备忘录中的信息数量爆发式增长,最终变得难以管理和检索。

随着项目工作的减少,我更多地参与到已有项目的维护中,积累的信息越发显得冗余。尤其是长期在特定领域的深入学习,我不断发现许多新的、感兴趣的内容,但缺乏机会去实践和应用,于是这些信息就一直沉积在备忘录中。时间一长,这些信息变得难以追踪,也无法有效利用。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信息压力,我决定将注意力从“收集信息”转移到“使用信息”上。我认识到,仅仅依赖工具本身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系统来帮助我处理这些信息。为此,我还开发了一款小册子 APP,并在其中加入了资料整理的功能。这个系统让我能够更好地分类、归档、回顾和消化资料,且不再依赖多个工具来切换工作流程。

与此并行,我调整了信息管理的方式。与其简单地收集信息,我更加注重系统化的消化流程。通过设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我能够优先处理对当前工作或生活最有价值的内容。那些暂时无用的信息则被归档存储,并定期进行复盘和清理。这一优化使得我能够减少信息焦虑,从“拥有大量信息”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高效利用和整合信息资源。

我是怎么用小册子 APP 做知识管理的

我的知识管理流程分为两个并行的部分:日常收集和项目整理。

在日常的知识收集中,我的重点是快速、便捷地记录信息。无论是看到的文章、读到的书籍、自己的灵感,还是电影的感悟,我都会将它们整理成卡片并录入到我的知识管理工具中。我根据不同领域为这些卡片设置分类,比如有Apple技术、计算机科学、艺术、生活,还有当前项目。如果收集的信息和我正在进行的项目相关,我会为其打上一些粗力度的标签,以便日后整理。收集的过程非常高效:对于文章,我通常只需贴上 URL,程序会自动解析出标题;对于灵感,我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内容;书籍和电影则通过豆瓣链接快速录入。这样的操作使得整个录入过程简单而快捷,极大提升了我记录知识的效率。

与日常收集相对应,我在整理项目时会更为仔细。这一流程是对收集到的卡片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消化。我通常会从项目相关的标签入手,深入研究卡片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精细化分类。与日常收集阶段相比,在这个阶段我会为卡片设置更多、更细致的标签,并剔除重复或无用的信息。此外,已经消化并应用过的卡片会被归档,作为日后的参考。归档会沉到对应标签列表的最下面而不是移到另一处,方便以后的回顾。

标签管理是我知识整理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我采用纯文本的方式来管理标签,这与许多其他知识管理应用的标签管理方式不同。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在于文本标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在标签数量众多的情况下。我可以通过简单的文本编辑,避免不相关领域的标签干扰到我当前的项目整理。当某个标签不再需要时,我可以直接从文本中删除,存入一个独立文档,待日后需要时再复制回来。这样的操作不仅简化了标签管理流程,也保证了标签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标签的顺序管理同样依赖于文本编辑,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极为高效,特别是当需要对标签进行大规模调整时,文本编辑可以轻松完成。

在知识被消化和分类后,我会将其以树状结构呈现在我的知识手册中。这种结构清晰地展示了知识点的层次和相互关系,使得我在后续学习中能够快速定位到相关知识点。

在手册中的每个知识点右上角都有一个“相关资料管理”的按钮,点击该按钮,我可以将新的卡片与当前的知识点关联。这个功能不仅帮助我巩固已有的知识,还为未来的知识再生提供了条件。新的卡片在合适的时间会被重新整理并融入到现有知识体系中,进一步完善我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形成了一个持续的知识再循环,确保了知识的更新与扩展。

在处理和管理个人知识时,我曾遇到一个常见但令人困扰的问题:很多资料的链接在我回顾时已经失效。尽管我尝试通过标题重新搜索这些内容,往往还是一无所获。这让我意识到,单靠链接保存是不够的。链接失效并不是个例,它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互联网现象——“数字衰变”。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互联网内容消失的严重性。研究表明,2013 年发布的网页中,有 38% 在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无法访问。这些失效的链接覆盖了多个重要领域,包括政府网站、新闻平台、维基百科和社交媒体等,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信息的持久性和可访问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网站的失效率达到了 23%。这些数据表明,即使是高流量、重要性较高的网站,也不能幸免于这一问题。这不仅限于普通的网络内容,连维基百科这样的全球最大在线百科全书中,也有 54% 的页面存在至少一个失效的引用链接。对于依赖这些引用来源的用户而言,失效的链接让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无法再追溯到原始的参考资料,这在知识传播和信息验证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尝试了直接保存网页、转为 Markdown、保存为 PDF等方式,这些方式的痛点是保存和管理会耗费精力,最后我在小册子 APP 中实现了一键保存,这样内容会离线存在本地,无网情况也能看,避免了网页所属平台关闭后无法访问的问题。落得一个安心。

下面我会详细具体的说下我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解,各种工具以及一些方法论的介绍,讲讲我是怎么一步一步形成如今的的个人知识管理工作流的。

也不知道你现在处在什么样的时期,只是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够引起你的共鸣。

PKM 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它

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 PKM)是当今信息时代的热门话题。随着信息量的爆炸和数据的迅猛增长,如何有效管理、组织和利用这些知识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PKM 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工具或系统,更在于思维方式和对信息的主动掌控。

工具无法决定输出,驱动力才是关键

工具本身并不能决定最终的输出效果。正如有人所言,即便只有纸和笔,依然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工具的作用在于让你在输出的过程中减少痛苦,降低摩擦成本,从而让你更专注于核心的知识管理任务。然而,真正促使个人持续进行知识管理的并非工具本身,而是内心深处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一位绘画爱好者可能在寒风中等待数小时,只为等待一张在夕阳照射下绝美的风景;一位跑步爱好者可能在跑步中,在风拂过面颊的瞬间不自觉地微笑。这些经历带来的内在反馈远比任何打卡、点赞等外部激励更能促使人坚持。

大脑擅长思考,但不擅长记忆

在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理解大脑的功能是关键。大脑擅长复杂的思考和逻辑推理,但并不擅长记忆大量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库如此重要。知识库擅长存储和记忆,让我们从记忆琐碎信息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进行创造性思考。

PKM 的目标是为大脑减轻负担,让知识和信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准确地被调取,而不是依赖于记忆。通过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库,我们可以将大脑从信息存储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思考和创造。

PKM 中的常见争论:标签、文件夹与反向链接

在 PKM 的讨论中,关于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也充满了争议。诸如“标签与文件夹之争”、“反向链接的价值”这类话题已是老生常谈,甚至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领域。而一些相对冷门的议题,如“笔记大小及其优缺点”则鲜有人提及,只有少数来自 Zettelkasten 用户的讨论。

事实上,PKM 领域内的大多数讨论都集中在如何组织和呈现知识这一点上。不同的知识组织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个人习惯。例如,反向链接可以增强知识的关联性,而文件夹和标签系统则更加适合线性思维的人群。然而,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组织方式,并坚持使用。

信息膨胀与管理挑战:数量是最大难点

PKM 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信息的数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信息膨胀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读者只需简单查看自己关注的公众号数量和近三个月的推文量,便能直观感受到信息的急速增长。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筛选优质信息源来精简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依然会逐渐积累,形成庞大的知识库。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信息涌入,如何筛选、存储并最终利用这些信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假如有一名喜好读书的人有一百本书时,可能通过简单的记忆便能轻松找到某本书的位置。然而,当这个数字扩大到万本时,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书籍。

更多知识管理的研究可以参看这个 Github 上的仓库 Awesome Knowledge Management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下面我们继续说说这些适合知识管理的工具们。

工具

工具的使用我觉得没必要被一个工具的各种功能束缚了,一个工具可能只有一个比其他工具好用的,那么你就用那个最好的功能就可以了。工具是可以组合起来用的,因此多了解些工具也没啥坏处。

史前时代的 Windows的记事本、Mac的备忘录、Word等。因为我是做开发的,所以我还会用 SublimeText、CotEditor、Emacs orgmode 等开发用的编辑器来写笔记,这些软件对大文件的支持都很好。Evernote 的出现带来了笔记整体管理的风潮,随之诞生出 Onenote、有道云、为知笔记等笔记应用。Markdown 格式笔记的流行,出现了 Typora、Notable、Ulysses 和 Bear 等 App。最后我还是留下了 Bear。主要是 Bear 的一些特色我很喜欢,无需特别了解 Markdown,即可自然使用。折叠功能支持对象有各级标题、次级列表、待办清单。图片大小调整,图片本地存储。简约美观。

飞书、语雀、Confluence、Thoughts 这样的将内容放在云端的应用解决了笔记同步的问题,开始流行起来。
Craft、Wolai、FlowUS 等类 Notion 应用,将笔记更加数据库化了,而且自定义能力也很强。功能不断迭代丰富,感觉就跟 CMS 系统一样。这样吸引了很多对定制要求高的用户。后面还出现了白板类 APP,比如无边记。完成了石板、黑板、白板再到数字画布的进化。

笔记记录法的流行诞生了 Roam Research、Obsidian 和 Flomo 这些主打方法论的 APP,有主云端的也有主本地的。

下面是按照在特定场景下工具组合使用来看。

日常信息获取时,对于聚合信息,会使用 RSS 订阅软件还有网页收藏夹。热点事件通过知乎、微博、X 等平台。艺术我通常会通过订阅和关注一些账号来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品。一些期刊文献使用 Zotero,Calibra 来管理,MarginNote 标注,然后 obsidian 整理笔记。杂志书籍用 Apple Books,漫画用可达漫画。图片管理用 Eagle。

一些会议笔记用 Notability 或 GoodNotes,研究型的用 Obsidian。知识回顾用 Anki。提纲用 MindNode

另外还有些精品 APP 也值得一试:

  • DEVONthink - 官网(买断制,macOS & iOS)老牌知识管理软件,支持储存文件、管理档案、撰写笔记与文章,具备AI功能。
  • Heptabase - 官网(订阅制,macOS)由卡片、白板、文字编辑器组成的生产力工具,易于组织内容并建立关联性。
  • OmniFocus - 官网(买断制/订阅制,macOS & iOS)老牌GTD软件,支持拆解复杂任务,设定不同情境下的任务显示。

绝妙的个人生产力(Awesome Productivity 中文版) 里面很全面按分类的列出了各种工具。

接下来我打算按照输入、整理、消化、输出这个我使用的流程再详细说说。

输入

有效的信息输入不仅依赖于优质的信息源选择,更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简化、系统化管理这些信息。通过借助合适的工具、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采用像卡片写作法这样的整理方式,我们可以在信息洪流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游刃有余,还能为我们的长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八原则(帕累托原则)告诉我们,80%的结果源自20%的输入。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经济和管理,还可以延伸至学习和知识管理。当我们回顾积累的信息时,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成长的往往是少部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做笔记时,要学会识别和提取关键信息,而不是事无巨细地记录一切。因此,选择优质的信息源,减少无效信息的输入,是优化信息输入的重要第一步。

优质的信息源不但能节约时间,还能提高信息的深度和可靠性。比如一些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此外,书籍、播客也是不可忽视的信息来源。了解信息的来源,并确保其权威性,不仅有助于提升知识质量,还能在引用时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有效简化输入,提升思考深度。

过多的输入常常会稀释我们的注意力,使思考变得浅显。因此,简化输入变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控制信息的广度,从而为深度思考腾出空间。输入广度的减少,能帮助我们集中精力,深入思考。举例来说,在订阅新闻和学术论文时,关注核心主题的深度研究,而不是试图了解每一个细节。同时,保持思维的“留白”也是一个关键策略,为深入思考留下空间,而非被无尽的信息所淹没。

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

信息的输入并不仅限于文字或数据。灵感和想法有时会突然出现,或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与观察;我们还可以从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中获取某些时效性较强的观点。

播客资源近年来逐渐成为获取深度信息的热门选择,其中不少优质的中文播客资源都提供了非常多元的视角。下面是一些播客资源的整理:

还有一些 NewsLetter 资源的整理:

RSS 订阅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工具,可以通过 RSS Source 发现感兴趣的订阅源,并通过 Inoreader 等工具将其整合起来,进行高效的管理。

信息的有效管理需要借助工具。我使用了多个工具,结合它们的优势来实现系统化的收集与整理。例如:

  • CuboxNetNewsWire 是我常用的 RSS 阅读工具,能帮助我快速筛选并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 Readwise 用于同步和高亮阅读笔记,并可以将微信读书、Calibre、Apple Books 等平台的内容整合起来,方便跨平台管理;
  • DraftsThe Archive 则是用来记录和存储灵感的利器,特别是当灵感突然出现时,可以随时记录下这些碎片化的想法。

信息的收集只是第一步,吸收和整理才是信息输入的核心。无论是通过写作来总结,还是通过复盘来回顾,都可以帮助我们将碎片化的信息转化为系统化的知识。比如,卡片写作法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通过将思考过程拆解为一张张小卡片,每张卡片涵盖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观点,降低了思维的门槛,使写作和总结变得更加轻松。原子笔记(Atomic Notes)的概念正是建立在这种写作方式之上,每个笔记单位仅涵盖一个明确的信息点,既独立又简洁,便于日后整理和复盘。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写作,还能帮助我们管理思维和时间。每次积累一点点,最后汇聚成千字的成果,这种日积月累的方式既高效又能产生实质性的进展。就像我们刷短视频时,总想着“再看几条”,结果一不小心,花的时间比看一部电影还多。因此,小步积累能带来长远的收获

除了系统化的信息输入,我也培养了一些帮助维持效率的小习惯。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就喝水;步行时会戴上耳机开始听播客;坐地铁时打开读书 APP;到办公桌上第一件事是写下接下来要做的事项。这些小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保持良好的时间管理,还能使信息输入变得自然。

笔记记录方法

对于想要长期保存的信息,笔记的撰写方式至关重要。一种极简的记录方法是只回答一个问题:「读了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一方法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力。它通过提炼出文章的核心要点,既能帮助建立记录习惯,也要求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概括。

笔记记录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注重笔记静态结构重视笔记动态结构。前者主要关注笔记的层次和内容的组织形式,后者则更强调笔记之间的联系和思维的流动性。常见的静态结构笔记法包括康奈尔笔记法、麦肯锡笔记法、大纲笔记法、子弹笔记法和一元笔记法。这些方法往往以明确的层次结构、分类条理为特点,适合用于总结、归纳和整理知识点。

近年来,随着知识管理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更加灵活、动态的笔记方式,强调想法的关联和思维过程。这种笔记法侧重笔记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以构建知识网络为核心,代表方法包括渐进式归纳法卢曼卡片盒笔记法。渐进式归纳法提倡逐步丰富笔记内容,确保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和扩展,而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则通过卡片之间的连接,构建出高度关联的知识网络。相比静态结构笔记法,这些方法更符合做笔记的理念,即在记录过程中不断推动思维深化和知识创新。

在这种动态笔记法的基础上,许多知识工作者也在进行个性化探索,发展出适合自身需求的系统。例如,Andy Matuschak 的长青笔记系统(Evergreen Notes)强调信息的长期价值和持续更新,通过不断复盘和优化,保证知识的鲜活性;而Maggie Appleton 的数字花园(Digital Garden)则通过图像化、模块化设计,鼓励思维的自由生长和创意的涌现。

下面我具体介绍下这些方法。

卡片盒笔记法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由德国社会学家尼可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首创,是一种旨在捕捉想法、促进思考和提升写作效率的笔记方法论。卢曼通过这种方法积累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出版了50本专著和600篇论文,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他所依赖的笔记系统——卡片盒笔记法(Zettelkasten)。卢曼卡片盒笔记法不仅是一种笔记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卡片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它帮助用户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实现从知识积累到创造性输出的跃升。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方法论已融入到现代知识管理工具中,为更多人所用。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Zettelkasten 系统无疑为那些渴望深度思考、持续创新的人提供了一条独特的路径。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核心概念。

卢曼笔记法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由相互关联的知识卡片组成的网络,即所谓的“思想之网”(Web of Thoughts)。每张卡片记录一个独立的想法,并通过超文本链接形式将不同的卡片联系在一起,形成非线性的知识结构。这一系统不仅帮助卢曼理清思路,更激发了新的创意,成为他与自己长期智性交流的重要工具。

卢曼笔记法包含以下几类笔记:

  1. 闪念笔记:任何突发的想法都应立即记录下来,形式不拘,记录方式灵活,但应在一两天内进行整理,以免遗忘或混乱。

  2. 文献笔记:无论是读书还是阅读文献,随时记录下不想忘记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可能对未来的思考或写作有用的知识点。这类笔记应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并保留参考文献信息,以便后续引用。

  3. 永久笔记:这是基于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的深度思考和凝练。这类笔记力求简洁,并在卡片之间建立链接,以便于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

通过这些笔记的链接和积累,卢曼的卡片盒系统能够自然生长,逐渐发展出完整的主题和观点。这种有机生长使得知识网络不仅在规模上扩展,还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完善。这种系统让笔记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张由想法交织而成的知识网络。它在促进创意生成、增强记忆和理解、以及支持长期项目管理方面,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卡片盒是卢曼笔记法的基础工具。这一系统强调笔记的独立性和相互之间的连接性,而非传统的线性笔记方式。每条笔记被视为一个原子化的知识单元,能够随时被重新组合和调用。通过这些连接,知识逐步沉淀,并从下而上形成主题,帮助用户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写作。

卡片盒系统的要素有下面几个要素:

  • 原子性:每条笔记仅包含一个清晰的、独立的想法(thought)。这样的笔记结构便于信息的重新组合,并且能够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主题。
  • 高可见性:通过笔记之间的相互连接,卡片盒系统能够迅速复现信息。每一个想法都嵌入了丰富的上下文,便于用户在需要时迅速找到相关信息。
  • 可传递性:卡片盒笔记系统中的每条笔记不仅是对信息的简单记录,它们经过深度加工,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和复用性。通过打破传统笔记的“存完即弃”困境,它为未来的思考和写作提供了持续的支撑。

卡片盒系统强调非线性的关联性,这使得看似不相关的想法能够通过笔记的连接生成新的见解和创意。每条笔记独立存在,要求用户在记录和关联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这种思考有助于增强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卡片盒系统特别适合处理需要长期积累的项目。用户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补充和完善笔记,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成果。

卡片盒系统通过这种有机的知识生长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自动调整规模和结构,逐步呈现出一个自洽的思想体系。

使用卡片盒系统的流程如下:

  1. 创建笔记:每条笔记应简洁明了,并且包含一个独立的想法。为每条笔记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便于后续引用和关联。

  2. 建立关联:将相关的笔记通过链接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结构。关联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标识符引用,也可以是索引卡片。

  3. 维护与扩展:定期复查笔记,更新或者删除不再相关的内容。随时添加新笔记,并在已有的知识网络中寻找新的关联。

每条笔记都有其独特的结构:

  • 唯一标识符:为每条笔记提供唯一的引用地址。
  • 笔记正文:简短而独立的思想记录。
  • 参考文献:如果笔记来源于外部,需在底部注明引用来源。

卢曼在《How to take smart notes》一书中描述了他的笔记流程:
他首先记录下临时的闪念笔记,随后根据文献笔记进行深度思考,并最终撰写永久笔记。在撰写永久笔记前,卢曼会先回顾已有的相关笔记,判断是否需要撰写新的笔记或更新已有内容。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信息的综合和创新的过程。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成功并不仅仅依赖于其系统本身,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坚持与智性交流的投入。

随着 Roam Research 的发布,卢曼卡片盒笔记法在全球范围内再度引发关注。如今,Obsidian、Notion、Logseq 等众多笔记应用纷纷将卡片盒笔记法引入其中,并成为知识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这些工具通过双向链接和图谱化笔记展示,延续并扩展了卢曼的思想之网。

尽管现代软件让笔记系统的操作更加便利,卢曼的成就依然更多源自他长期的智性投入,而非工具本身。卡片盒笔记法为他提供了持续智性交流的基础,但真正驱动这一切的是卢曼对知识的持续探索和真诚对话。

P.A.R.A.

在《Building a Second Brain》一书中,Tiago Forte 提出了一个高效的笔记组织框架——P.A.R.A.,即 Projects(项目)、Areas(领域)、Resources(资源)和 Archives(档案)。P.A.R.A. 框架为笔记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确保我们可以系统性地管理和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将笔记分类到 Projects、Areas、Resources 和 Archives,我们不仅能够有效管理当前的工作,还能为未来的项目做好充分准备。这种方法让我们不仅着眼于眼前,还能在长远的时间跨度中,更高效地利用笔记资源。P.A.R.A. 也是指导我打标签的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

Projects:正在进行的项目

Projects 是指当前正在进行的具体项目或任务。例如,你正在学习的一门课程,或是开发中的某个产品,甚至是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某项任务。任何具有明确目标和时间限制的活动都可以被归为项目。它们是动态的,随时会有进展,也会在某个时间点结束。因此,将与项目相关的笔记进行专门整理,可以让我们时刻聚焦在当下的工作目标上,避免混乱。

Areas:长期关注的领域

与项目不同,Areas 是长期关注的领域或兴趣点,这些领域没有特定的终点,而是贯穿个人发展和生活的各个阶段。例如,理财、编程、职业规划、商业等,都可以视为 Areas。每个领域下可能会有多个项目,但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长期存在且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通过将笔记归类到不同的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跟踪和维护个人的长期兴趣与发展,确保在这些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成长。

Resources:潜在的参考资料

Resources 是指那些在未来可能会用到的参考资料。它们是为了长远的项目和兴趣领域做准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并不一定会立即用到。例如,虽然你目前不从事画画相关的工作,但你可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未来会从事的领域,因此可以将与画画相关的资料和笔记归类到 Resources 中,方便将来需要时快速查阅。

这种资源型笔记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尽管当前未必立刻能用到,但这些知识储备可以帮助你在将来更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避免被大量无关内容所淹没。

Archives:已完成的项目

Archives 是指那些已经完成或不再活跃的项目。这些笔记虽然不再是工作重点,但它们的价值在于历史记录和参考。如果未来某个新项目需要借鉴之前的经验或成果,我们可以迅速从 Archives 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将完成的项目归档有助于清晰区分当前的任务和过去的成果,避免无关内容干扰当前工作。

P.A.R.A. 框架中有一个核心理念:笔记应保持独立性,不应过度依赖于特定项目。也就是说,尽管笔记可能源自某个项目,它们应该具备跨项目的适用性。这种独立性意味着每一条笔记都有可能在未来的不同情境下重新发挥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使用场景。

知识的挑战在于其跨时间的应用。我们记录笔记,不仅是为了当前的需求,更是为未来的自己铺路。通过精心的标签和分类,我们能够为未来的项目储备知识,并迅速从过往的笔记中提取信息,避免重复劳动。

笔记管理的目标,不仅是积累知识,更是为了在需要时迅速找到相关内容。通过 P.A.R.A. 的结构化管理,我们为笔记增加了跨时空的联系。即便某条笔记当前无法用于手头的工作,它也可能在未来某个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益于 P.A.R.A. 框架的有序分类,我们可以轻松地从相关领域或资源中找到这些笔记,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知识处理的深度。

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又称为费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起源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的教学风格和学习方法。费曼以其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闻名,被誉为“伟大的解释者”。费曼学习法的精髓在于简化复杂、输出内化。它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记忆,而是通过解释和简化来发现知识中的盲点并弥补这些不足,最终达到真正掌握的目标。通过这种不断迭代的学习方法,学习者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在长期项目中构建起更加深厚的知识基础。这种方法对任何学习领域都适用,帮助我们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掌握其核心内容。

费曼能够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这与他独特的学习方法密不可分。费曼曾分享了他在学习和思考中的一个技巧:他会在心中存有十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会时刻占据他的思维,但每当他看到新的研究成果或发现时,都会主动将其与自己关心的问题联系起来,看看这些新的知识能否为自己已有的问题提供答案。此外,他会将学习过程中的笔记归类到这些问题中,日积月累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问题下的笔记越来越多,不同的知识点之间也逐渐建立起联系,这大大加深了他对问题的理解。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简化和输出知识来促进深度理解,避免“假学习”带来的错觉。具体而言,这一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确定目标并开始学习:首先,明确要学习的知识点或概念,并将其写在纸的最上方。此时,学习者应该尽可能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学习新知识,并将其记录下来。这里的记录不仅仅是机械地抄写,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确保内容能够被自己清楚理解。
  2. 教别人: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在于输出。为了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学习者应该尝试将知识讲解给他人。最好选择一个知识储备较少的对象,比如一名小学生或者没有相关领域背景的人,确保讲解时使用简单的语言和易懂的表达。如果能让对方听懂并理解,说明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已经相对深入。
  3. 遇到问题,返回学习:在讲解的过程中,学习者可能会遇到无法清楚解释或讲解的问题。这通常意味着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此时需要返回第一步,重新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找到理解中的盲点,并弥补知识上的缺漏,直到能够顺畅地解释。
  4. 不断简化:一旦能够顺畅讲解,学习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精简。目标是使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复杂的概念。通过不断简化和优化表达,学习者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内化这些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框架。

费曼技巧不仅适用于短期的学习项目,也可以应用于长期、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具体步骤如下:

  1. 目标设定:首先,确定学习对象和学习目标,明确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领域,并通过设定目标来增强专注力。
  2. 知识理解与分类: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结构化,尝试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筛选,找到其中的关联性和关键点。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一个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提升对学习材料的掌握程度。
  3. 输出和解释:费曼特别强调了“输出”的重要性。在这里,学习者可以尝试用最简单的语言将复杂的概念解释给一个词汇量和认知水平较低的人,例如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只是一个象征,指的是讲解对象需要有基本的理解能力,但不能过于复杂。通过简化语言来解释知识,有助于学习者发现自己对概念的掌握是否足够深刻。
  4. 回顾和反思:在解释的过程中,学习者可能会发现一些自己没有理解透彻的地方。这时,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回顾和反思,进一步深入学习,确保对所有知识点都有透彻的理解。
  5. 内化知识:简化和反思的最终目标是内化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化不仅仅是记住知识点,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并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境。通过不断迭代和优化,学习者可以将复杂的概念融入自己的认知框架,达到深度掌握的状态。

CODE 外脑扩展的有效方法论

CODE(Capture, Organize, Distill, Express)方法论通过四个步骤帮助我们构建外脑(ExoBrain),将海量的外部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内部知识。

这些步骤是帮助我们管理、整理和应用外部信息的关键工具。

  1. 捕获(Capture)
    捕获阶段的核心目标是收集一切引发共鸣、激发灵感的信息。无论是阅读的文章、听到的播客、看到的有趣图片,还是日常生活中的随想,这些信息都值得被记录和保留。通过有效的捕获,我们可以避免有价值的信息流失,建立起一个丰富的知识库,随时准备后续的进一步处理。

  2. 组织(Organize)
    捕获的信息一旦过多,如果不加以整理,就会形成混乱的信息堆积。组织步骤正是为了将这些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PARA 模型(Projects, Areas, Resources, Archives)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具,它将信息按照项目、职责领域、参考资料和档案等四个类别进行归类。通过这种方式,知识库变得有条理,便于日后检索和使用。

  3. 提炼(Distill)
    捕获和组织后的信息并非最终形态。提炼阶段的目标是将这些信息进一步筛选、精简,提取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形成知识的核心。提炼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总结,而是通过对信息的深度理解,找到最为精华的内容,以便未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高效使用。

  4. 表达(Express)
    知识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被吸收,更在于被运用。表达步骤是整个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被动的输入阶段,而没有主动去使用这些知识,捕获、组织和提炼的工作都将是徒劳。表达可以通过写作、教学、项目实践等形式实现,只有在实际应用中,知识才能在大脑中内化,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

CODE方法的核心目标是增强创造力。

CODE 帮助我们通过结构化的捕获和组织,避免无序的信息输入,减轻信息过载的压力。这样,我们能够在有条理的环境中,逐步消化和处理信息,而不是被无用信息淹没。我们不需要记住每一个细节,CODE 允许我们保存所有接触到的有价值的资源,如文章、播客、书籍等,并能够在需要时快速检索这些信息。这不仅节省了我们大脑的记忆容量,也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通过组织和提炼,我们可以快速找到之前阅读、学习或思考过的内容。这使得信息的重复利用变得更加高效,无需浪费时间在无止境的搜索和重复整理上。CODE 的逻辑化结构不仅使信息存储更加高效,同时也支持我们进行创意工作。因为我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想法的连接和发散上,而不是信息的整理和寻找上,这就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通过表达环节不断实践,这些外部信息会逐渐内化,形成我们独特的洞见。这一过程也是费曼技巧中强调的“通过教学强化学习”的重要体现。

按网状和树状整理笔记

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分类笔记内容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不同工具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从传统的文件夹结构到更加灵活的标签和链接连接方式,各自都有其优势与适用场景。

目前,笔记的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

  1. 文件夹连接:通过树状结构将笔记放入预定义的文件夹中,适合用于管理层次清晰的内容。
  2. 标签连接:通过为笔记添加标签,将相关的内容进行分类。BearObsidian 等工具都依赖这种方式来组织笔记。
  3. 链接连接:通过双向链接建立笔记之间的直接关联,网状结构中这种连接方式尤其常见,Roam Research 等工具对此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传统的笔记管理工具大多依赖文件夹系统,将笔记按照预设的类别和层级进行组织。然而,这种“树状结构”在面对动态、未确定的内容时往往显得过于僵化。许多用户在初期使用这类工具时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了将信息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如何分类,而这种预设的分类标准往往会随着知识的增加而变得不再适用。正如“即兴挥毫卡片乐,后续整理泪成河,整理之时心焦灼,犹如置身火中燎。”,过早地进行结构化可能会导致后期的整理变得困难且低效。

Roam Research 为代表的工具取消了传统的文件夹体系,允许用户在记录初期不必考虑如何归类,直接创建笔记并通过“链接”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这种网状结构的设计让用户在不确定分类标准的情况下也能高效地记录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记之间的关联和结构自然浮现。这种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积累的效率,特别是在应对碎片化信息时显得尤为突出。

工具如 The Archive 也遵循相似的理念,主张通过建立笔记之间的相互联系来代替传统的文件夹分类。Bear 更是完全放弃了文件夹系统,转而依赖标签来组织内容。

尽管网状结构适合存储那些零散、非线性的思维碎片,例如阅读论文或文章时产生的想法,然而对于某些特定学科的系统化学习,如学习一门编程语言或阅读某本书时所产生的笔记,树状结构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树状结构提供了更清晰的层级和逻辑顺序,能够帮助用户按主题或学科对知识进行归类。这种结构对于那些需要线性逻辑的知识管理尤其适用,例如教程、课程笔记或研究项目等。

通过结合网状结构和树状结构,用户可以根据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组织方式。碎片化的知识可以通过链接或标签形成灵活的网络,而系统化的知识则可以通过文件夹或目录形成层次分明的树状结构。

CraftObsidian 依然保留了文件夹体系,以帮助用户按照传统方式组织内容。Craft 甚至支持将整个文件夹导出,并将附件单独储存在对应的文件夹中,便于离线访问。

为了在网状和树状结构之间实现平衡,维护子级目录和索引是一个有效的策略。用户可以自下而上建立目录,随着笔记数量的增加,不断更新目录,确保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同时,可以通过整理相同主题下的笔记链接,建立专题索引,便于后期的高效查阅。通过这种方法,网状结构和树状结构可以有机结合,帮助用户既保留灵活的笔记结构,又能够确保内容的系统化管理。

消化

收藏是信息管理的起点,但许多人却将其误认为终点。我们习惯于囤积信息,却很少真正去消化和利用它。好比看到美食时,我们不会只将其拍照收藏,而是选择食用。而对于信息,我们却常常囤积,而不是将其内化为知识。这样的行为,像是画饼充饥,最终只能带来焦虑和无用的负担。

现代人越来越依赖于快速信息消费,如短视频、播客解说等,试图在有限时间内处理更多内容。然而,这种方式并未真正提升信息的有效处理,反而带来了更多纷扰和焦虑。大量信息快速流过,反而让我们感到空虚与不满足。信息的快速获取并不等于知识的积累。人类大脑有遗忘机制,唯有通过理解和重复,才能将信息真正转化为知识。尝试通过工具和方法论快速清理信息,只会加剧内心的焦虑感,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深度学习和反思,而非追求广度和数量。通过深入思考和识别真正的需求,才能突破信息积压。思考的过程需要时间,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都是值得的。一旦想清楚了,不仅可以解决信息囤积,还可以释放心理负担,带来身心的轻松和通透。

真正的难题并不是将想法写出来或做笔记,而是如何有效地思考。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通过控制思维形式和内容来加以锻炼。人类大脑有过滤机制,自动忽略与我们现有观念相悖的信息。这种选择性过滤是大脑的局限性,然而,它也阻碍了认知的扩展。因此,真正有效的知识管理,不只是收集信息,而是通过思考来内化新的认知。

心理学家科特勒提出,大脑的认知系统可以分为三大网络:

  1. 注意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专注于当前任务,帮助锁定思考的焦点,如同聚光灯一样引导我们的注意力。
  2. 想象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负责发散思维,产生创造力的来源。这一网络允许我们随机浮现想法,将分散的概念连接在一起。
  3. 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监控和评估各种想法,决定哪些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强大的突显网络能帮助发现其他人未注意到的灵感。

这些网络的协同工作,决定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质量。

法国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指出,“不加质疑地相信或使用某个事实,会强化其合理性。”这与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观点一致:人类大脑会将熟悉度等同于合理性,重复的观点更容易被大脑认同。商家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广告营销,而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引用和巩固记忆来更好地内化知识。

20世纪50年代,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知识的认知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达到最高层次的“创造”,即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重组,产生新的想法和模式。

第二大脑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外置的存储系统,帮助大脑减少负担。大脑就像计算机的CPU,而第二大脑则类似于内存和硬盘。它存储那些我们暂时不需要处理的内容,从而让第一大脑专注于当前任务。有效使用第二大脑,能让我们更高效地管理知识,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有效的记忆策略,如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能够显著提升记忆效果。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理念,使用如SuperMemo和Anki等工具进行渐进式阅读,能够帮助信息的有效吸收和转化。

位置记忆法(也称为记忆宫殿法)是一种古老且有效的记忆技巧。通过将记忆对象与特定空间位置进行关联,能够大幅提升记忆效果。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现如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学习和知识管理场景中。

输出

在我们日常学习中,做笔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产出力。而写作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产出形式,必须遵循一套清晰且结构化的流程。这个流程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创作,它还包括了如何将生活中的灵感、阅读中的思考转化为最终的成果。

写作是一项有条不紊的工作,通常可以分为六个关键步骤:

  1. 灵感捕捉:随时随地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写作灵感。这是写作的源头,灵感往往来自我们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对问题的思考,甚至是一些闪念。

  2. 阅读与内化: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获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属于自己的永久笔记。这些笔记并非简单地记下原始信息,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之后的产物。

  3. 思想碰撞:将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相结合,在思考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这种思想的碰撞有助于形成新的主题或独特的观点。

  4. 选题与规划:从众多灵感中筛选出可行的主题,并根据主题构思大纲,整合可以使用的素材和信息。

  5. 起草初稿:开始写作时,要允许灵感在过程中随时出现并调整原有的大纲。这是创作的灵活性所在。写作是动态的过程,初稿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对原有思路的修改和丰富。

  6. 校对与定稿:以读者和批评家的视角审视作品,修改错别字、调整不通顺的句子,并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和补充,最终形成定稿。

预写:从构想到初稿。

写作不只是动笔的瞬间,它的准备工作——预写,同样至关重要。Donald M. Murray 在其著作《Write before Writing》中提出,预写是正式写作之前的思维积累过程,虽然这种准备工作常常被忽视,但它实际上占据了作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预写阶段的思考可以发生在脑海中,也可以记录在各种手稿和笔记中,这为正式写作打下了基础。

常见的预写策略包括:

  •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快速列出可能的写作主题或思路。
  • 列提纲(outlining):框定文章的整体结构。
  • 自由写作(focused free-writing):不拘形式地写下与主题相关的想法。
  • 日志写作(journaling):通过记录日常的感悟,为未来的写作提供素材。
  • 思维导图(clustering/mapping):以图表形式呈现主题和关联内容,便于梳理逻辑。
  • 5W1H 分析法:通过“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来分析主题。

这些预写策略帮助作家将零散的灵感和笔记转化为连贯的写作思路,它们是从想法到初稿的桥梁。

重写:雕琢作品的过程。

写作并不只是一次性的输出,重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米开朗琪罗曾形容他雕刻《大卫》像的过程是“去掉多余的石头”,写作的重写过程亦然。重写意味着在已有的草稿基础上,进行内容的修改、优化和精炼。这是一个从粗糙到精细的过程,通过不断打磨,最终形成符合预期的成品。

写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写作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创作需求。比如:

  • 雪花写作法: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开始,逐步扩展和细化。
  • 分轨写作法:将不同内容模块分开处理,再合并为一个整体。
  • 细胞写作法:将文章拆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细胞,再将这些细胞组织成文章。
  • 九宫格写作法:通过图表形式列出不同主题或想法,并在其中找到最具潜力的部分展开写作。
  • 卡片写作法:利用卡片记录灵感和笔记,并通过组合和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写作思路。
  • 渐进式写作:逐步完善文章,从初稿到定稿,逐层递进。

无论采用哪种写作方法,最重要的理念是“写在当下”:立即写、随时写、多写。通过这种不断的输出,灵感才能真正转化为文字,积累为知识,最终实现有价值的产出。

现代科技提供了多种强大的工具来辅助写作和组织想法。其中常见的有:

  • Workflowy:这是一款列出和整理想法的工具,支持双向链接和镜像功能,非常适合处理灵感和构思阶段的内容。
  • OmniOutliner:稳定且功能强大的大纲编辑软件,尤其适用于构建工作相关的文件或复杂的文档结构。
  • iA Writer & Ulysses:这两款文字处理器适合撰写复杂的项目文件,iA Writer 因其对 Markdown 格式的完美支持、打字机滚动和专注模式,成为众多作家的首选工具。
  • PDF Expert:一款功能强大的 PDF 处理软件,支持阅读、注释、重点标记及文件处理功能,适合在写作过程中处理文档和参考资料。

特别是 iA Writer 的稳定性、开放性以及对 Markdown 格式的支持,使其在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通过直接在 Obsidian 的库路径中建立写作文件夹,并在 iA Writer 中打开,可以轻松实现写作和文件管理的统一。

以最终目的为导向的工作流

由于每个人的目标不同,所需的工作流模式也会有所区别。学生、研究者和职场人士的目标各不相同,因此他们的工作流系统对笔记和信息管理的需求也截然不同。

学生以考试为目标,强调记忆系统和概念结构的构建。他们更关注如何将信息分门别类地整理,以便在短时间内高效记忆。研究者以发表论文为目标,重点在于文献引用和观点交互,确保能够基于已有的理论框架创新和推进学术讨论。职场人士以推进工作进展为目标,重视的是决策过程中的思考和项目行动的有效推进,他们需要快速将信息转化为可执行的项目方案。

在知识管理领域,不断有新的概念和工具被创造出来,诸如常青笔记、PARA体系、卡片笔记法、双链系统、MOC等。然而,真正有效的方案并非盲目追随这些技术名词,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独立思考自己的需求,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个人工作流。

笔记方法和工具都是锦上添花的辅助工具,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内心对于目标的驱动力,即对自己的incentivepassion的认知。这是任何外在工具都无法给予的核心动力。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工具的无用论产生共鸣:当一个人内心目标明确坚定时,无论使用何种工具或方法,他们都会找到实现目标的途径。对我而言,正是在明确了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之后,才真正有了针对性地创造自己的工作方法。这就是独立的意义所在。

因此,当你陷入迷茫,不确定工具或方法是否对你有帮助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究竟想要做什么? 一旦你明确了这个问题,工具和方法的选择将会变得清晰无比。它们将自然而然地围绕你的目标,帮助你在各个环节实现最优效果。卢曼的卡片笔记法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的体系中,卡片笔记充当了项目和原始材料之间的中间层。如果没有具体的项目作为目标,笔记本身也就没有意义。笔记只有在与现实中的问题和目标相关联时,才会发挥出它的价值。